保障城市供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确保供水企业运行健康、出厂水“量足质优”,是提升城市营商环境的基石。
2023年以来,在全省营商环境考评中,由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的“获得用水”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层级。今年起,该指标重点考核“供水企业运行健康月平均分数”,考核范围由中心城区、县级市延伸至县级层面,能精准反映城市整体供水服务的综合效能。
为了以一流用水环境助推我市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在市城管局的牵头组织下,市县两级供水企业围绕“获得用水”指标的新要求,同步开展了一场以“健康指数”为标尺的供水服务升级战。
据介绍,在2025年度的全省营商环境考评中,“获得用水”指标的监测重点“供水企业运行健康月平均分数”,涵盖供水企业的水质达标率、设备运行率、应急响应速度、成本控制、用户满意度等多方面。其中,水质达标率要求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均达99%以上,设备运行率需保持98%以上,直接关联着居民用水安全和城市运行稳定。
“这是一场持久的供水‘运行健康’马拉松,需要我们时刻紧绷安全弦,牢固树立民生意识,方能确保城市供水安全、高效、有序。”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组织各地供水主管部门全面摸排复核辖区城市自来水厂、供水量和供水管网等底数,加速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推动各地优化供水厂新型处理工艺,采用高速气浮和纳滤等深度处理,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督导各地排查二次供水居民小区,对不符合福建省技术标准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系统性改造,推进“建管合一”,促进饮用水末端安全。同时,结合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建设,引导各地供水企业完善供水信息化系统,实施智能化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用水安全。
截至7月底,我市营商环境获得用水供水企业运行健康月平均分数为99.78分,指标考评成绩处于全省第一层级。
为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负责中心城区140余万人生产、生活用水的泉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通过设备维保、技术创新、流程再造等多项措施提升水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
6月份,盛夏的泵房、车间像个蒸笼,机油味扑鼻而来。市自来水公司检修人员顶着酷暑,细致开展2025年度供水设备半年检工作。这场“大保养”覆盖水厂、加压站主要工艺设备及其配电、自动化系统等关键节点,进一步提升了供水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居民群众的用水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月,泉州市区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57%,本地区居民饮用水达标率100%。
在市城管局的推动下,中心城区老旧管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连续多年被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由市自来水公司具体负责改造,以不断提升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老旧管网改造方面,2024年已完成中心城区10余公里管网更新;2025年持续推进,截至8月已超时序完成进展。二次供水设施升级自2023年启动,累计完成盛世融城、海城花苑等111个小区改造,2025年计划改造50个小区。随着改造有序推进,一张更加安全可靠的供水网络正逐步织就。
依托“水务大脑”供水管网信息平台,市自来水公司创新利用智能传感器、远程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供水管网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对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预警。通过数据分析,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管网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实地排查、修复发现的漏点。目前,中心市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7%左右,持续向好。
在获得用水的用水时间、环节方面,市城管局指导市自来水公司依托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工程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等平台,主动对接重点项目,提供一站式、全流程“零跑腿”帮代办服务。
今年夏天,市区丰泽区的好世界酒店悄然变身为一个全新的文旅项目。市自来水公司客服中心延续工业园区“一园一策”精准服务模式,为酒店量身定制“从报装到通水”全流程解决方案。针对酒店“尽快通水”的迫切需求,指派专属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对接,从用水规划咨询、设施选型指导到施工验收把关,全周期保障服务。在施工环节,专属服务团队逐项检查管道设计规范、水表安装标准,当场纠正3处隐患;主动分析酒店用水高峰时段,优化管网调度方案,确保旺季水量充足,并结合酒店绿色节能理念,设计“分时供水+智能监测”方案,既满足需求又降低能耗。酒店负责人点赞:“供水服务比我们预想的更专业、更贴心,为项目如期开业争取了宝贵时间!”
市城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2024年起,南安、晋江、石狮等三个县级市纳入全省营商环境“获得用水”指标考核中。今年起,全市所有县(市、区)悉数纳入。至此,创建良好的用水营商环境成为我市所有供水企业的集体行动和共同目标。
作为住建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典型企业、水利部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等,晋江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梅岭水厂设计日供水规模为45万立方米,供水人口约110万人。多年来,该公司建立健全“工艺创新提升”“管网智能化”“水质检测三级联动”“应急与危机应对”等方面机制,推动运营规范化、标准化。其中在水质安全方面共有四道安全关:在该公司取水点(南高干渠)、厂区加药间、沉淀池出水口、厂区滤后水、出厂水等环节,安装各类检测设备及各类应急投加设施、设备、仪器等,实现全过程、全工艺由集散型计算机自动跟踪监测,出现异常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作出应对调整,把好水质安全第一关。执行远端取水泵站(南高干渠)、中段工艺员每小时原水、滤后水取样现场检测制度,即时判断各工段水质运行情况,把好水质安全第二关。不间断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定时取样检测,确保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安全,把好水质安全第三关。此外,晋江市疾控中心对梅岭水厂管网的近50个取样点进行随机取样检测,并及时通报检测结果,把好水质安全第四关。
在安溪县,今年1—8月份的供水企业运行健康月平均分数均为满分。安溪县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相关人员介绍,为切实做好公司营商环境工作,安溪县供水企业早在2022年就成立营商服务团队,制定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由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维护保养志愿队负责水厂所有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日常巡回检查、定期清洗、校准及维护保养等工作。平时,安溪供水企业运维人员每日对厂区监测设备进行巡检,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试剂余量、管路通畅性等,及时更换过期试剂、清理传感器探头,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监测中断;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排查故障,定期将在线监测数据与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设备校准,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在方便企业获得自来水方面,按照市城管局要求,各地推行用水报装“免证办”,压缩报装环节至1个(接入通水);降低成本,对红线范围外用水接入工程零收费,取消挖掘道路修复费,社会投资小微型简易低风险项目用水报装零投资,减轻企业负担。各地均设立“水电气网”服务专窗,推广“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实现用水报装“掌上办、网上办”。为降低企业用水成本,各地供水企业还全面推广智能水表,实现用水数据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用水安全隐患。
“我们致力推动优质供水成为泉州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这场关乎民生福祉的营商环境建设中,泉州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企业正以坚实行动,续写新时代的“水故事”。(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黄凌川 陈清良 庄玫玫 王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