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国家主席习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时强调:“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942年8月6日,广州天河机场上空万里无云。突然,引擎轰鸣声划破天际,数架美军轰炸机在P-40战斗机掩护下,如鹰隼般撕破云层俯冲而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机场上十余架日军飞机瞬间被烈焰吞噬。
空袭广州天河机场的,正是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又称飞虎队。两天后,《新华日报》二版头条刊登了《美空军出征广州 轰炸天河敌机场》的报道,对此次胜利给予了积极评价。
飞虎队由美国退役军官陈纳德组建,在烽火岁月里,他们与中国军民并肩战斗,同日军展开了一次次殊死搏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卓著功勋。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等进步报刊曾多次报道飞虎队出征战绩以及陈纳德将军的言行,这些泛黄的旧报纸成为“飞虎情谊”的重要见证。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飞虎队。我们在重庆专门修建了纪念馆。”2023年,国家主席习在美国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指出。
重温历史,飞虎队的存在,不仅在军事上保护了当时作为战时大后方的重庆,也极大地鼓舞了重庆人民的士气,最终凝铸成“愈炸愈强”的城市精神。80年后的今天,这段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人民友谊仍在山城延续,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
在连接渝中区李子坝和鹅岭之间的三层马路旁,重庆渝中区友好飞虎队博物馆(以下简称飞虎队博物馆)掩映在绿荫之中。这是一座古朴的巴渝阁楼,依山而立,与之相邻的便是著名的史迪威将军旧居。
“陈纳德将军是个传奇,要讲述飞虎队的历史,就要从他开始。”坐在长桌前,50多岁的博物馆馆长代庆标娓娓道来。
1937年,陈纳德作为美国空军退役军官来到中国,为中国抗日志愿服务。抗战时期,为了逼迫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10个月的大轰炸。这期间,陈纳德目睹了“房屋毁于烈焰,死伤塞途”的惨象,他形容当时的重庆为全世界遭受轰炸最惨烈的城市,心中倍感激愤。
“真正促成飞虎队诞生的,是1940年9月的‘璧山空战’。”代庆标介绍,当年,装备落后的中国空军与日军在璧山上空展开殊死搏斗,24架中国战机悉数被击落,而日军竟无一架飞机被击落。
璧山空战彻底暴露了抗战中敌我空军实力的悬殊,使得国民政府有了组建外籍空军兵团的想法。1941年,陈纳德从美国招募了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及其他后勤人员,编制了三个飞行中队,组建了美国志愿航空队,这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关于“飞虎队”名字的由来,代庆标讲述了一段趣闻:航空队刚组建时,战斗机机头画着鲨鱼头,当时西南后方的居民很少有人见过鲨鱼,错认成老虎,便亲切地称他们为“飞虎队”。后来,陈纳德及其同僚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在设计军标时,就以“Flying Tigers”为图案,飞虎队因此扬名。
“可以说,飞虎队的组建对捍卫战时重庆的空域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代庆标说,陈纳德还进一步完善了重庆的防空情报网。
“简单来讲,在敌人飞机起飞前,侦察兵就会利用时间差,通知被轰炸的城市做好防御。”代庆标站在沙盘前,模拟当时的战况——那时,空袭重庆的日军飞机基本来自湖北武汉、山西运城以及山东。飞机起飞后,侦察兵利用2小时的飞行时间差提前发出预警,使重庆方面能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当敌机飞至梁平上空时,飞虎队会进行拦截,若拦截失败,侦察兵便升起两个气球,向重庆司令部发出敌机突破防线的信号。随后,当敌机飞过广阳坝时,侦察兵升起第三个气球,表明空袭迫在眉睫,全城立即拉响警报,提醒市民迅速撤离到防空洞避难。
“这套防空情报网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体系。”代庆标说,飞虎队的存在,不仅在军事上保护了重庆,也极大鼓舞了重庆人民的士气。在当时的街头巷尾,飞虎队如何击落日军飞机是人们口中的热门线日,《新华日报》对飞虎队的报道。(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供图)
由于中日空中实力的巨大悬殊,中国在开战不久就丧失了制空权。日本飞机一方面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一方面肆无忌惮地对重庆、昆明、成都及许多战略要地进行狂轰滥炸。
从1941年底到1942年,不到半年时间,飞虎队与侵华日军进行了多次正面交锋:1941年12月25日,日本空军空袭缅甸仰光,飞虎队起飞拦截,击落敌机22架,这便是著名的“仰光之战”;第二年1月10日,飞虎队会同英国空军空袭了日军在泰国的一个空军基地,击毁敌机24架、卡车3辆,并扫射了敌部队;同年5月,得知日本空军在越南河内嘉林机场集结,飞虎队又出动10架P-40战斗机,击毁敌机16架。
1942年6月,飞虎队司令部从昆明迁入重庆后,很快布局了一个多层级的区域防空网。当时的重庆拥有广阳坝、珊瑚坝、白市驿等多座机场,是飞虎队重要的作战基地,整个防空区域网从最核心的白市驿机场向外辐射,甚至涵盖了四川的成都、遂宁等地。以重庆为基地,飞虎队多次出动,轰炸日军占领区,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后勤运输线,为中国正面战场的反攻争取了宝贵时间。
1945年8月的重庆街头,陈纳德乘坐的汽车被蜂拥而至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这天,陈纳德即将离开中国,重庆人民挤满了街道,自发前来为他送行,他们手推着陈纳德乘坐的车子,一直抵达欢送广场。
艾伦将随身携带的巧克力和罐头送给女孩,两人渐渐熟络起来。交谈中,他得知女孩名叫李梅芳,她的父亲在日军轰炸中身受重伤。女孩邀请艾伦到张家花园简陋的家中做客,当时,病榻上的李父发着高烧,非常难受。此后几天,艾伦都定期前来探望,并带来珍贵的药品。在艾伦帮助下,李父的病情逐渐好转,李母为了表示感谢,亲手缝制了一双千层底布鞋赠予他。
2004年,代庆标聘请陈纳德将军遗孀陈香梅女士担任飞虎队博物馆荣誉馆长,陈香梅向博物馆捐赠了一百多件飞虎队的文物、纪念品,其中就包括陈纳德将军在重庆使用过的餐具、烟灰缸等珍贵文物。“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博物馆瞻仰飞虎队的传奇,也有许多外国人不远万里慕名而来,听我讲述这段历史。”代庆标说,“经常有人问我,飞虎队精神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人类在共同危难面前,可以不分国家、不分种族,超越彼此的分歧,携手创造历史,而这种精神正是当今世界最需要的宝贵遗产。”